11月1日~15日,大量学校都迎来了EA、ED(ED1)的截止日期,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早申请的同学来说,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千万不要放飞自我,在正式收到那句“Congratulations!”之前,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看到这儿很多同学后背一凉,不是刚刚解放吗?怎么还是摆脱不了标化这座大山?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刷分,如果你对自己递交的分数不满意,可以再在放榜前去考一次。
有些学校是允许在放榜前补交更高的标化成绩的,补交的成绩也可以体现你的学习能力和积极争取的动机,招生官会看在眼里。退一万步,万一早申请运气不好,更高的标化成绩在正常批中无疑是一剂定心丸。
如果你在这段时间又参加了其他课外活动,如比赛、调研、创作作品等,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比赛结果和作品等更新给学校,这些都是他们在录取学生时会考虑的因素。
及时检查你的申请邮箱及垃圾箱,确保不要错过学校发过来的邮件。一键提交申请材料并不是终结而是开端,保持状态查询,第一时间根据录取结果做出反应。
递交申请后的两三天内,你可能就会收到学校发的邮件,让你到学校的官网上创建自己的Portal。你可以检查自己所有的申请材料是否都被学校接收。只有checklist上都打上了绿色勾勾,说明文件都已到位,此时招生官们才会开始审阅你的申请材料。注册portal也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材料上交不全,错过补交时间的情况。
所以申请后,同学们一定要随时关注邮箱,并第一时间注册。找不到邮件的可以检查下自己的垃圾箱。如果还是没收到,建议主动联系学校。
在你的Portal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托福/SAT送分和高中密封成绩单学校是否已经确认收到。如果过长时间仍没有状态更新,不要慌,要及时邮件与招生办联系,反映情况,看看应该怎么补救。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你考试的个人信息或联系方式与申请系统中的不同,考试分数没有归类到你的系统文件夹里。
特别提醒:和招生办往来邮件的时候,正文第一句话最好是“我的名字是XXX,我的CAID是XXX。”这样便于对方快速复查资料。
大学在招生时明确表明会参照学生“9到12年级的成绩单,即初三到高三四年的成绩单”。通常情况下,美国大学会要求学生在次年的1-2月份提交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即mid-year report。很多大学还要求学生在6-7月份或者开学前将高三最终成绩单,即final report 提交给大学。
如果学生在12年级成绩有明显下滑,或者逃课、违纪等不良记录,那么大学会重新考量你的申请,甚至撤销录取,影响入学。所以早申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业GPA保卫战还没有结束。
在申请递交之后,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可能会收到三种录取结果:
■ 被录取(Accepted):万事大吉。在学校规定的截止日期前交定金,确定入学,并撤销所有其他学校的申请,只要保住GPA,终于可以放飞一下了;
■ 被推迟考虑(Deferred):既没有被录取,也没有被拒绝无疑是最磨人心智的。这意味着你的申请材料将在常规录取中再次被审阅。你需要做的首先是放平心态,尽早补充申请材料争取转正。并且准备常规录取的选校清单。相信自己,好事多磨;
■ 被拒绝(Rejected):一旦早申请被拒绝,就不能再参加该校的常规录取,虽然早申录取率高,但被拒依然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一定要有被拒的心理准备。胜败乃兵家常事,复盘早申过程,尽快投入到正常批次的申请当中。
最后附上Top 50综合型大学今年的早申请截止时间、放榜时间,供各位同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