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无疑是最令美本申请者焦虑的一个月,绝大部分的美国院校都选择在 12 月 10 日至 25 日之间发放其早申请 EA/ED 的录取结果。领帆这几天都在下offer雨,不少学子收到了渴望已久的录取。但喜忧参半,还有同学看到朋友圈里各种秀的offer,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等到圣诞节终于收到那封“你很好,但我们不要”,此时变成心如刀割……
在负能量爆发之前,先猜猜有多少中国学生可以在ED阶段进入梦校呢?不夸张的说,低于10%。出于对名校的无限追求及名校ED阶段高录取率的刺激,大多同学会在ED中做一个冲刺的选择。而梦校之所以为梦校,正是因为它与真正实力的不匹配,被太多网络上的“逆袭”案例冲击过,轮到自己时奇迹没有发生,难免会产生落差。
因此,保持心态平稳很重要。大部分人最终进的一定是自己的“Match”(匹配院校)。没进冲刺校(Reach)反而是高几率事件,ED也只是申请中的一个机会而已。我们有时把期待值定得过高,愿望落空之后,自然无法接受。
坦然接受了自己ED被拒的事实后,我们依然有不少机会可以最后抢救一下,这或许会让你在RD中满意而归。
在 ED 申请落榜的同时,其包含的绑定性质也就自动失效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 ED2 的申请方式再做一次冲刺。ED2 的原理与 ED 完全相同,也是一种 “绑定性申请”。通过这种方式申请的学生必须承诺,如果被某学校录取,就一定会入读该校。
ED2 的申请截止日期为大多为2020年的 1 月 1 日,与常规申请 RD 的截止日期相同。但不同的是,ED2 的放榜日期一般在 2 月中旬,而 RD 则会是在 3 月,甚至更晚。和 ED 的高录取率一样,ED2 的录取率也会比 RD 高出许多。所以,对于 ED 落榜的学生来说,ED2 是不可忽视的一大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提供 ED2的机会。在排名靠前的大学中,目前提供 ED2 申请方式的热门学校有:芝加哥大学,范德堡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埃默里大学,塔弗茨大学,维克森林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在 ED 落榜的前提下,如果你的申请材料没有太多更新的话,建议比ED申请的学校降低一个档。毕竟连续的失败会造成巨大的打击。
EA/ED 的申请结果里,除了被录取与被拒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 Defer。Defer 指的是学校暂时无法录取该学生,于是决定把他的申请顺延到常规批次,与其他常规批次的申请人一同经历评估,再就情况做出最终决定。那么就如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waitlist一样,可以补充自己的申请材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新的托福/SAT/SAT2 分数,新的课外活动进展,新的推荐信等等。而这些内容,同样也会提升你在 RD 申请中的竞争力。
具体可参考推文
《waitlist,一个申请中令人喜忧参半的结果》
而其中的推荐信,是我们建议各位同学着重关注的申请材料。因为按照正规流程提交申请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无法看到老师在自己的推荐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的。如果你并没有盲目冲刺名校,标化成绩及补充材料找不到任何问题却无故被拒,那么问题也许就出在推荐信上。
因此,在部分学校 EA/ED 放榜后,如果从客观角度上来看,申请结果确实不合常理,那学生可以选择马上要求其他的老师撰写并上传新的推荐信。
不管是使用ED2做第二次冲刺,还是补充推荐信等申请材料,但同学们也必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竞争力有多少。
将眼光从众多低分高录的奇迹案例中收回来,根据每所学校的历年数据为自己真正定位,不要盲目追求排名,要知道,也有很多案例是进入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学校,无法跟上进度又退学的,梦校除了闪闪发光的排名,也许并不适合你。
同时也切勿妄自菲薄,学校拒你的原因真的会有很多种。也许是因为你SAT比较低;也许是因为你文书没有写好;又或者是今年ED阶段申请者太多了;又或者是校方想要其他类型的申请者;甚至是那天招生官恰好心情不好。因此,对自己失误的原因做深度和客观分析才是正途。只有搞清楚结果背后的原因并且努力改善,这才能在RD阶段逆袭。不过,千万不要全盘否定自己,这样只会自乱阵脚。
所以,如果没有拿到offer,千万不要先自乱阵脚,如果你想要更多“抢救”方案,欢迎给领帆留言,我们将尽快与你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