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期的干货和学员访谈中,“访校”这个词被频频提及。不知道同学们对访校的认知是什么?是否是简单的旅游了一圈?还是在藤校里沾沾学霸们的气息。但访校其实是选校调研中很有用的一种手段,对于申请一所学校的意义不容小觑。
参观一所大学是学生与大学互相了解的第一步,是你和大学也是未来和学校保持联系并且获得学校最新资讯的重要一步。
看看学校的环境,听听教室里老师上课的氛围,或者尝尝学校食堂...想象你将来能否愿意在这里生活几年。
在访校的时候,很多带领你访校的在校生都会告诉你,他们当年就是因为一次访校而确定了要来这里,听起来很玄乎,但当你真的踏在学校的土地上,听过每个学校风格迥异的tour+session,你大概也会有所感知,这是不是你想来的地方。
访校记录学校是会记录的,这会体现一名申请者的忠诚度。访校后你的资料都会被录入到大学招生处的资料库,在你访问后,学校还会邮寄的或者将电子版的美国大学的资料发送给你。
访校对于申请者来说,除了有助于确认是否要申请一所学校。更大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的WHY SCHOOL文书和面试积累素材。
招生官不会讲一句废话,而在校生也会提供给你带有学生特色的信息。走访多所学校会明显地感觉到每所学校所吸引到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根据这所学校更想要的学生画像,去打造你的文书。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申请提供强有力的、正确的理由。
举个例子,很多同学会在申请Brandeis的理由中写因为它在波士顿这个大城市,交通便利实习方便blabla…但如果你访校了就会发现Brandeis虽然学术强大,但离市中心非常远,周边的交通也不是很发达。如果在面试中这样被拆穿,大家都会很尴尬。
如果你已经有了标化成绩:应该根据自己的标化选择对应的冲刺、匹配和保底校进行参访。访校时间宝贵,不要在不必要和不现实的学校上浪费时间。
另外,不要只想着去拜访梦校,那些排名并不很靠前的safety/match school也应该有所选择,这样可以像这些大学展示你的兴趣和动机,文书也有料可写,不至于摆明了就是拿人家当“备胎”。也许去过一些之后,你也会发现它们很棒,即使是用来做保底校也是值得去读的。
如果你距离申请还很早,只是想去体验一番的话:同样建议制定一个访校list。虽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一些学校,但在此之前,也应该确定此次行程的大概路线。比如:你要参观美国什么地区(西海岸、东海岸、中西部、南部),或者对比一下纽约和硅谷的气氛和优势,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
你要参观的学校的数量不应该太多,因为舟车劳顿,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距离非常大,而且参观一所学校非常消耗体力,所以每天两所学校足矣。
大部分学校都会提供info session(宣讲会)和tour(游览),一般都是一起预约。
预约方法:在官网上搜索”Visit”,然后选定你想要去的日期,除了最基本的tour+info session之外,学校在当天还会提供各种活动,每所学校都不一样。
JHU有coffee chat,就是和JHU高年级在校生边喝咖啡边唠嗑,比跟招生官对话更放松;
Vanderbilt有PreVU,及在某些特定的日子会举办近一天的活动(含午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vandy的大学生活;
Carnegie Mellon有机会和招生官一对一谈话,只要是关于申请季和CMU,什么问题都可以,真的是非常棒非常难得的机会。
我们总以为大学的招生官都会比较高冷,实际上他们在夏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和prospective students谈话的,而且他们也很乐意和你分享一些信息。有些大学甚至会提供让你和学院的招生办单独约谈的机会,对于想要了解一个特定学院的学生来说真的是非常棒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这种单独约谈的机会都需要提前几周发邮件预约,有些大学在你注册之后也会给你发邮件提醒你其他可以报名的events,所以千万不要把所有大学发的邮件都当垃圾邮件呀,及时点开看看说不定就赚了呢!
进入大学登记报到之后,一般会先听宣讲会部分,既information session。这个35-50分钟时长不等的部分主要是由大学的招生官讲解,每个学校的重点都不一样,不过几乎所有大学都会讲解申请信息和助学金奖学金事宜。
接下来,就会有在读的本校生带领大家去tour,逛一圈校园。这些在读学生都非常平易近人,非常愿意回答问题,并且对自己就读的大学非常了解。比起招生官来说,和他们交流更放松一些:不用担心一不小心说错话影响申请。
除了简单介绍学校的建筑校园之外,他们也会介绍学术,社团,教授,实习就业等等很多方面。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所描述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的。
很有趣的是,文理学院的info session一般不会超过40人,而大U的info session则一般在大礼堂里,最多的能有过百人参加,非常有趣地反应了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课堂规模。
当然,在你访校的几个小时里,你随时随地拥有问问题的机会。招生官在宣讲会的结尾一般会留几分钟给大家问问题,在校生更是非常愿意在tour的过程当中随时回答任何方面的问题。及时把握这个机会,甚至可以问问他们是怎么做才被这所学校录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