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研究型硕士和博士的时候,有些学校会在文书材料之外要求递交一篇research proposal,很多学生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下笔。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它。
Research Proposal简称RP,简单说来内容就是:
what(你打算研究什么)
why(为什么你要研究这个课题)
以及how(你打算如何去做)
看起来并不复杂,但这并不是文章的标准结构。一篇RP通常包括七个部分:标题(Title)、摘要 (Abstract)、引言(Introduction)、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和引用(Reference)。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内容详实且吸引人。
标题同中文论文的写作比较相似,只要记得题目不要太过空泛,最好缩小话题的范围,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有针对性。最好直接明确地指出functional relationship,要从题目能够体现出你的研究对象和创新性,这样可以引起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
我们一再强调的创新性,是指这篇RP的角度是新颖独特的,仍有研究空间的,而不是已经得出结论的话题或讨论了很多年都未得出结论的话题。这里可以检索一些literature review作为灵感来源,记得按最新年份检索,而不是使用那些被引用了成百上千次的文献。
大概300字的简单归纳。此部分应包括研究的问题(what)、理论基础(theoretical basis)、假说(hypothesis)、研究方法(methodology)和研究价值(why)。
这部分非常重要!实际就是整篇research proposal的浓缩版。标题(Title)和摘要(Abstract)基本是一锤定生死,其余部分就是对于Abstract的拓展。这部分绝不是写完全篇后急急忙忙凑上去的两段话,而应该仔细斟酌推敲结构和遣词造句。
摘要概括起来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讲清楚你的想法!该部分会涉及original contribution(原创贡献),就是:你的原创性/你对这一研究问题的贡献值是多少。所以Abstract的实质算是一种“推销”,向广大读者推销该研究的意义所在。
该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你研究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 描述该研究问题或者目的
* 为你研究的问题设定范围、提供背景,以体现出重要性和必要性
* 提供理论依据,清晰地指出为何该研究值得你去做
* 简单描述此项研究解决的主要、次要问题
* 精确表述你要研究的现象
* 阐明你的假说或理论(如果有)
* 设定本研究计划的局限或边界范围,明确研究重点
* 定义研究中的关键概念(可选)
引言部分基本就是介绍一下你的研究背景,向读者清楚表明你的研究内容是有意义的。所以设定研究计划边界范围非常重要,可以让你明确对象、精准打靶。反之,泛泛其谈、不着边际,整篇研究很容易显得很大、很空,造成专有名词成堆出现却什么都表述不清的现象。
还有很多同学容易将introduction和下面的literature review的内容写混,但这其实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如果内容彼此覆盖的多,你可以将这一部分整体命名为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但还是要分段写出各自的部分,
上文已经提过,文献综述可以作为引言的第二部分,但申请博士的同学最好还是将这一部分单独列出来。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你所列出的已经有过的研究和研究结果。
但也不是简单的列举,除了向为此项研究奠定基础的前人表示感谢外,还需要阐明你对该研究问题的了解,确保你的研究不是在一味地重复前人已得出的成果。向广大读者说明你的研究计划将会对现有文献资料做出哪些有实质性的、重要的贡献(如解决某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或填补某个研究领域的空白)。或者提供新的研究理论或开展一种新的模式,为你的研究概念提供框架。
很多留学生的LR部分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缺少组织架构和重点,内容乱且不连贯
* 重复引用,冗长磨叽
* 没有引用重要文献或引用较多无关文献
* 文献年限较久,没有跟上该研究的最新进展
* 没有对引用的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
* 过度依赖文献
说到底就是,不要太过依赖文献,导致缺乏自己的思考,建议“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所引用的文献”。首先应学会消化吸收前人的文献,通过整体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优势、劣势,这是LR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另外再次强调原创贡献。
这部分的主要写作原则就是:包含充足的信息,可以让读者直观地判断该研究方法是否有效可行。该部分也应该说明你对其他可行方法的观点分析,以此证明你的方法是解决该研究问题最恰当、最有效的。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就拿定量研究来说,methods通常包含以下方面:
研究设计:是问卷调查?还是实验室的试验?你将要选择何种设计?
研究对象/参与者:谁将会参与你的研究?你将采取何种抽样程序?
研究手段:你将采用何种测量手段或问卷?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法?该方法是否有效?
研究步骤:计划如何开展该研究?包括哪些过程?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
这部分很重要,但也不必过度纠结。主要体现出RP的可实施性+你的计划性+你的实力,能够完成此项研究就可以啦。做好心理准备,后续这部分或许会在导师的指导下有所修改。
显而易见,在研究计划尚在准备的阶段,你无法得出研究结果。这一部分主要包含的内容应该是期望的结果和研究计划(expected outcomes and research plan),有时老师会要求你做一个表格来规划什么时候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你将收集哪些数据、运用哪些统计方法等去解答你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应该仔细思考的。
同时你可能还需要说明此项研究的局限以及有哪些不足之处。(例如,可能由于时间和经济上的局限,或者是因为该研究领域尚在发展初期。)
来到了中国学生最头疼的部分,抽空我们可以再展开讲讲reference。每个学校要求的格式不同,一般是APA格式,网上也有一些辅助APA格式的生成器,大家可以根据相应的格式写好list。提交前记得互相交换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