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哥大,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上城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不仅是纽约州最古老的大学,也是美国历史最长的5所大学之一。
哥大在U.S.News 2019 全美大学综合榜单中位列第3,在刚刚发布不久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排名18,是名副其实的顶尖学府,许多学生的dream school。
由于地处曼哈顿北部,哥大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不仅仅是纽约的特质,也已经成为了哥大的标签。哥大能在常春藤名校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得不称赞其独立的人文精神和学术的精专。
作为全美最古老的五个高校之一,不得不提一下哥大的历史。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晨边高地,在中央公园北面,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最初名为Kings College,美国独立战争后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896年正式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的大学,也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最初的哥伦比亚大学只设有大学部,并且只接受男学生,直到1983年才开始招收女学生。
整个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及芝加哥大学一起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强。其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文学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哥大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在美国纽约州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与英国伦敦、中国香港并称为Nylonkong。
曼哈顿是纽约市最繁华的街区。这里集中了许多著名的企业,被誉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被形容为整个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校园内巴特勒图书馆门前的方形中庭是校园的中心,图书馆的阶梯会经过雅典娜雕像通往图书馆教学管理楼。
就算抛开哥伦比亚大学藤校以及名校的光环,哥大仍然可以吸引众多的申请者。相对于其他藤校的地理位置,纽约是大部分人最终选择哥大的决定性原因之一。
哥伦比亚大学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大学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
哥大的校训为“In the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可汉译为“借汝之光,得见光明”或“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典出《旧约·诗篇》,翻译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着你的光,我们得见光明。
校训具有浓烈的宗教气息,但它并不妨碍人们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决心和勇气。
事实上,哥大在课程设置上特别设立了国际化、全面品质、道德和人力资源管理四大主题,所以有“21世纪课程”的美誉。
哥伦比亚大学下属21个院所,包括3所本科生学院,14所研究生学院。这三所本科生院是分别招生的,但是进入哥大之后,无论学生在哪个学院师资、课程、毕业要求都是相同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体验以其著名的核心课程为中心。核心课程的基石便是要求最难的两门基础学科:当代文明和文学人文。两门都是一年期课程,小班教学,通常由全职教授授课。
修各一学期的艺术和人文学科和外语学习也必不可少,还有两个学期的理科学习、两个学期的“全球核心”课程、两个学期的体育课和大学写作课程。
尽管它们的学习深度并不能跟核心课程中的文学课程相提并论,但它们一样可以令学生们视野更为开阔。
哥伦比亚大学的特色之一是它地处纽约,与华尔街、联合国总部和百老汇比邻。在这个全国的文化,金融,外交中心,你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特色之二在于它所处的社区。晨边高地地处黑人哈林与西裔哈林区交界处,是二十世纪中期“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文艺运动的发源地。
特色之三在于它的全球网络。这一点的部分原因在于它庞大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校友。学校靠校友会的捐赠成立了国际商务研究所,以实现其课程的国际化。
另外在哥伦比亚读书的一个好处是其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新生可以在第一学年的三个学期中的任何一个学期入学,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一些主课的免修,而且还不需要上选修课来代替。
而哥大学生的生活,就是在汇聚了大量资源的纽约,繁华又多变。可以到百老汇看歌剧;可以去中央公园跑步;大都会博物馆也是想去就去。
哥大很少有大型的大众狂欢,除了春天的Bacchanal音乐会。Orgo Night,行进乐队在第一场期末考试前夜夺取巴特勒图书馆 “试图干扰考生的记忆曲线”,是一项最受欢迎的传统。
哥伦比亚大学很难算是一个以兄弟会和姐妹会为社交中心的校园,没有哪个社团主宰着哥大的校园生活,不必为了合群而参加运动,也并不非得宣誓加入各自组织。
作为一所地处都市的学校,哥大校园内场地设施比较受限;不过,往北100个街区坐落的就是哥大现代风格的贝克体育场,那里有橄榄球场,足球场,奥林匹克田径赛道和赛艇训练馆。
哥伦比亚大学还经常举办研究生论坛,主席、评委都由学生自己充当,但会议程序和规格则完全和正式的研讨会保持一致。
哥大校友和教职员工中一共有上百位获得过诺贝尔奖,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出自该校。
著名校友还包括五位美国开国元勋,九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二十位在世的亿万富翁,二十八位奥斯卡奖获得者,三十四位国家元首,四十五位奥林匹克冠军。
哥伦比亚大学也走出了许多知名的中国校友,比如胡适、闻一多、徐志摩、陶行知、李开复、杨澜等。
在所有常青藤院校中,哥伦比亚大学绝不是一个毫无压力、绝对善意的社区,哥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是最少的,学生大多自我要求很高,任何机会都会竭力争取,学术竞争格外激烈。
哥大是一所培育智者的高校,不但享受着都市丰富的经济、文化资源,更承袭了纽约独特的气质:包容而多元,独立而自由。在几万人的偌大校园中,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国籍的学生往来穿梭,各个行色匆忙。
无论是谁,都依照自己的计划忙碌却充实地生活着。这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明确且坚定的目标。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才能在哥大的繁忙中游刃有余。